攀岩圈里有一句黑话:“引体拉得好,攀岩不用脚”,强壮的上肢是健身人去攀岩的天然优势,成功的正反馈来得更快一些。但攀岩和健身不同的发力方式,也给健身人设置了新的挑战——协调发力,将身体各个部位的力量串联起来。
从一个人训练,到一群人一起爬线,从涨重量到涨难度,攀岩的挑战性、社交性和趣味性,吸引着更多健身人走进攀岩馆,从下班后健身转向下班后上墙。
2023年9月小红书评选“年度户外之最”,攀岩挤进前十,在《2023户外生活趋势报告》中,也将攀岩列入了品牌四大TVC广告主题中八戒体育,和徒步、野钓和骑行三大热门项目并八戒体育列。
北京 COG/COB 攀岩馆创始人 @ 四两 提到一个有趣的现象, COB 紧邻 F45 综合体能训练馆,两个馆有交八戒体育叉会员很多,除此之外,也有很多撸铁选手体验过就迅速爱上,“有健身基础的人,很容易在攀岩中迅速得到成就感,也就因此留下了。”
随着攀岩入奥,攀岩的风随着东京奥运会周期刮起来。北京岩时攀岩馆创始人@魏俊杰 透露,“作为岩馆从业者、岩点和攀岩鞋代理商,我们观察到一年订单数量以25%的速度在增长,单北京去年岩馆数量增长40%。”过去一家岩馆服务周边5-8公里用户,现在的辐射范围越来越小。
但与此同时,岩馆规模、定位也在逐渐分化。比如岩时西三旗店,作为一家综合性岩馆,即使位置偏远,也是北京岩时4家岩馆里流量最大的一家,周末甚至有岩友从40-50公里外来训练。而诸如香蕉攀岩的连锁规模,已初见体量。
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走进攀岩馆,健身的人,把攀岩当作力量的试炼场,不健身的人,也将攀岩当作走进运动场的第一次尝试。
很难有人拒绝对高处的向往,一方面来自于对从上往下看的视角的渴望,另一方面,人类期待在困难的事情上,证明自己的力量。
对攀岩的误解,通常来自于“有手就行”,“对上肢力量要求高”,但攀岩是一项力量、技巧和策略集合的运动,可以大力出奇迹,也可以润物细无声。
室内攀岩分为三类:抱石线路、难度线路和速度线米左右的矮墙,下方有软垫保护,双手碰到结束点视为结束,难度从V1到V10依次递增;难度指的是10-25米不等的高墙,又被称为大岩壁,上方有绳子保护,包括自动保护、顶绳和先锋,爬到顶端视为结束,难度从5.6到5.14依次递增;速度线路也在高墙上进行,有自动保护器进行保护,线路固定不变,用时短者获胜。
事实上,攀岩是一项真正老少皆宜、不分性别的运动,不同身体条件和身体能力的人可以找到不同的beta(攀爬方法)。只要你能完成,任何方法都算数。
这也正是近一年来攀岩逐渐大众化的原因,魏俊杰和四两分别提到,性别带来的力量差异并没有体现在攀岩上,一直以来,攀岩用户男女比例基本保持45%:55%,女性偏多。最近一年,随着东京奥运会、杭州亚运会等赛事进行,加上社交媒体如小红书的推动,攀岩正在变得大众化和年轻化,原本25-40岁的年龄区间开始左移,小白、户外人和健身人也在走进攀岩馆。
对于有健身基础的人而言,攀岩的乐趣来得更快。2016年就开始健身的@施瓦辛格·雪提到自己的攀岩入坑时刻:原本只是带着孩子去体验,当时看到一个女孩子在一条仰角V2上尝试了很多次都失败了,不免疑问“这很难吗?”自己上体验课试了一下,没想到一次就完成,“这几年健身真没白练!”
工作里的不如意再多,不可控的事情再多,来到攀岩馆,你的对手就只剩下一面墙。不能生气,也不能较劲,只有将自己调整到最好的状态,才能靠近顶点。
攀岩的上瘾,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快速反馈机制,一条抱石线秒就能完成,成功或者失败都是即时反馈,如果成功是一种“爽”,那失败之后快速复盘重新尝试,又是另一种“爽”,调整手点和脚点,再沉住呼吸,或许就能完成。
攀岩涉及到大量上肢单侧拉和下肢单侧站起动作,要求攀爬者重点进行单侧功能训练,锻炼深层肌肉能力,提高稳定性,比如训练时加入单侧和不稳定面因素;推膝盖转移重心,要求开发髋关节灵活性。